<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福州市三位臺胞勞模的故事:懷揣匠心 不負光陰

    編者按:

    “五一”節前夕,福州市評選出首批臺胞勞模,共4人。這些獲獎者的身后是更多在大陸各地辛勤耕耘的臺灣同胞,他們揮灑汗水、收獲成就,在追夢、筑夢、圓夢的里程中,愈加融入大陸,與大陸同胞共同譜寫“兩岸一家親”的時代主旋律。今天,讓我們認識其中3位臺胞朋友,聽聽他們深耕榕城、努力打拼的動人故事。

    張俊一:知識產權“工兵”

    2009年7月,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收購了張俊一所在的臺灣帝普科技公司,成為第一家赴臺灣投資的大陸企業。那時,新大陸已瞄準二維碼識讀技術準備攻關,但全球領先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都較為完善,如何才能不“觸雷”?2010年4月,張俊一被委以重任,從臺灣調到福州總部,先后擔任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知識產權管理中心主任。上任后,張俊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排雷”。

    “要研發自主創新產品,就必須對各大企業的專利項目進行梳理,摸清‘地雷’在哪里。”為了避免落入他人“雷區”,張俊一與團隊成員,對上千項專利逐一識別,一旦發現高風險的地方,便仔細了解該項技術組成,并及時提醒研發人員。

    2010年11月,新大陸發布了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芯片。為構建一套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張俊一聯系上了自己的老師臺灣知識產權專家周延鵬,為二維碼解碼芯片進行知識產權布局。最終,僅一枚芯片就獲得了120項專利,其中解碼算法芯片化的專利,不僅提高了產品使用效率,還降低了企業的成本,讓新大陸保持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在新大陸工作了10年,張俊一說,這是一個相互成就的過程。“新大陸為我提供了一個發揮專長的平臺,在這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價值感。”2012年,張俊一作為福建引進的高端人才,享受到了購房補助,隨后在福州馬尾區購買了一套130平方米的商品房。“福州離臺灣很近,每個月我都會回家看望妻女,等女兒大一些,我希望她能來福州學習、生活。福州的發展速度比臺灣快太多了。”張俊一說。

    今年44歲的張俊一兩年前又被委以新的重任,負責新大陸自動識別技術有限公司的海外市場拓展。張俊一告訴記者,希望繼續發揮所長,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無論身處哪個行業,都要以匠人精神全心全意投入,不負光陰。”

    呂元錦:嚴格的“暖男”

    自2008年,從臺灣中華汽車來到福建東南汽車任職以來,今年63歲的呂元錦已在福州度過了11個年頭。

    作為一名管理者,如何把近千名一線員工凝聚起來,井然有序地完成各種新車型的投產、量產工作,呂元錦有著自己的秘訣:“我嘗試將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道德理念融入到生產管理中,這是老祖宗充滿智慧的為人之道,可以拉近干部與職工之間的心理距離,實現理念融合、上下同欲。”呂元錦說,中華傳統道德觀與現代企業管理方式相結合的做法,如今已成為東南汽車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大家努力打造一個講究“仁義禮智信”的大家庭。

    產品質量是呂元錦最為關注的環節。為了提升每個員工的安全意識,呂元錦要求車間的操作工人對標準化生產流程熟爛于心。同時,推動東南汽車“機器換工”的批量升級。如今,東南汽車生產線上的機器人使用量,已從原來的幾十臺增加到近300臺,并在生產中導入了先進的執行系統,實現了經營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可視化。

    在工作上要求嚴格的呂元錦,在生活上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暖男”。工作之余,他經常與同事、下屬聊天,關心困難職工的家庭生活,并出錢出力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在福州的日子,呂元錦會學了做酸酸甜甜的福州菜,常常邀請同事來品嘗。

    “兩岸同文同種,彼此之間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只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就能相互理解,增進認同。”呂元錦的熱忱感染了身邊人,2018年8月,東南汽車工會委員會全票同意增補呂元錦為東南汽車工會副主席,他也因此成為福州市首位來自臺灣的企業工會副主席。

    順應大陸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趨勢,近年來東南汽車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研發力度。在這關鍵時刻,呂元錦從生產部調到生技部擔任部長,擔負起東南汽車新能源汽車研發能力擴建項目。“這個項目有望本月正式投用,相信將為東南汽車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發揮更大作用。”

    曾仁宏:杏林好師傅

    誦拜師帖、師傅贈禮、集體宣誓……4月29日,2019年福州市師徒大會舉行。

    拜師儀式上,在福州市第六醫院康復科任職的臺胞曾仁宏送給徒弟張典一支鋼筆。“醫生給病人開藥方需要‘三心’:專心、耐心和細心。希望你有一支好筆,為病人寫下治病良方。”曾仁宏說。

    接過禮物,張典送給師傅一塊小如意。“借助如意的美好寓意,祝您吉祥幸福!”

    曾仁宏與張典都是福州市第六醫院康復科的醫生。曾仁宏年紀稍長,1997年考入福建中醫學院(現福建中醫藥大學)學習中醫學專業。那時候,他已經從臺灣到大陸學習生活了4年。大學畢業后,他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之后,他回到福建,在福州市第六醫院從事臨床工作,負責中醫康復理療。

    “中醫注重調養內在機理,主張消患于未兆。”曾仁宏時常刻苦鉆研拔罐、針灸、刮痧、推拿等中醫傳統康復技術。

    “我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也期盼有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2017年,曾仁宏成為福建省援疆干部里第一位來自臺灣的醫生。在所援助的新疆奇臺縣中醫院,曾仁宏任該院針灸科副主任,并成立了援疆專家工作室。在針灸科,他收了3名新疆徒弟。他還建立了一個微信群,邀請其他醫生一起探討業務、交流心得。

    2018年8月,曾仁宏結束援疆回到福州,繼續做好“傳幫帶”,張典是受益者之一。6年前,張典大學畢業,來到福州市第六醫院。“剛來康復科時,師傅都會把我帶在身邊,毫無保留地將中醫康復技術傳授給我。”張典說,有一次遇到一個病人,不僅有骨傷,還伴隨心臟等其他病癥。“當時我的關注點在骨傷這塊,少了整體意識。師傅看診時,提醒我病人同時還有心臟等其他器官損傷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制定全面的康復理療方案。”張典坦言,像這種情況還是蠻常見的,曾仁宏總是在適當的時候提醒他,給他指導。

    “作為一名醫生,我們只有精勤不倦、慎之又慎,才對得起病患對我們的信任。”曾仁宏說,希望將來能與張典等年輕醫生互學互鑒,共同弘揚中醫文化,造福更多患者。

    (記者 吳洪)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漳州:小盆栽里藏“新”意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高邑县| 中江县| 衡南县| 类乌齐县| 宾阳县| 敦煌市| 新安县| 富民县| 蓝田县| 绥化市| 和平县| 东至县| 香河县| 留坝县| 桐庐县| 西乌| 宜黄县| 西和县| 盱眙县| 邹平县| 逊克县| 阿合奇县| 玛纳斯县| 梁河县| 黑水县| 宁乡县| 鲁山县| 辽宁省| 天祝| 邹平县| 宜丰县| 潢川县| 呈贡县| 德州市| 怀柔区| 兴隆县| 凌云县| 浦东新区| 沭阳县| 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