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近日,長樂區歷史老師鄭巧蓬發現,明代《梅花王氏族譜》里的一幅明代梅花鎮輿圖上標著一個現已不存在的島嶼——立莊。這可能為福建東南沿海流傳數百年的“沉立莊、浮壺江”傳說,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實物證據。

    長樂梅花鎮消失的島嶼原來在這里

    明代輿圖的左上角島嶼寫著“立莊”(見紅圈處)。

    明代輿圖驚現“失落之島”

    這幅明代梅花鎮輿圖,經放大后展示于長樂區梅花古鎮歷史風貌展示館,輿圖中的梅花古城左上角,畫著一個高聳的海中島嶼,上面寫著“立莊”。按照圖中其他現存的島嶼比例來看,立莊島面積不小,且海拔較高。但在如今海域,這個島嶼已經不復存在。

    關于立莊島,長樂和連江有著流傳已久的“沉立莊、浮壺江”傳說:當時一夜之間,長樂立莊島沉入海底,而連江壺江島憑空浮出水面。

    海事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立樁礁【Lizhuang Jiao】干出礁。北緯26°04',東經119°43'。在連江縣東南、長樂區東北。形似柱子挺立,故名。相傳古為居民地,取名立村,后閩江口地震,礁下沉。故有‘沉立莊、浮壺江’之說。周圍多泥沙沉積,水深1至3米,頂部建燈樁。”

    鄭巧蓬曾查詢多幅清代的長樂閩江口輿圖,均未發現立莊島。這幅輿圖所標注的立莊島,或可從側面證明“沉立莊、浮壺江”這個傳說的真實性。

    兩個版本的“沉立莊”傳說

    關于“沉立莊、浮壺江”的傳說,目前主要有兩個版本。

    梅花鎮當地文史學者鄭建豪考證,“沉立莊、浮壺江”的相關傳說廣泛流傳于長樂及連江。相傳歷史上某年中秋節過后,梅花澳出海捕魚的漁民驚奇地發現,北面一個偌大的立莊島不見了,只剩下露出海面的一小塊孤零零的礁石。同時,在連江海域,則憑空出現了一個形似酒壺的壺江島。

    鄭建豪挖掘當地傳說的另一個版本則是,元時位于梅花鎮北面的立莊島(也有說法為日莊島)為長樂第廿五都,南面東獅島海盜猖獗,常在梅花鎮周邊海面劫掠貨船與漁民。閻王爺和東海龍王將海盜猖獗的東獅島誤認為是長樂廿五都,并上奏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遂下旨讓長樂廿五都于中秋沉陷。當時,八仙中的鐵拐李偶然得知此消息后,本想救下千戶行善積德人家,但立字據時被崔判官暗動手腳,變成了“一戶行善積德人家”。鐵拐李在八仙相聚時,向立莊島拋去大酒壺救人,但被呂洞賓無意中拉了一下,大酒壺落到閩江口瑯岐島邊上,變成了壺江島。最終,立莊島沉陷時,鐵拐李所救的宋氏一家三口幸免于難。

    沉陷或源于地殼運動

    梅花鎮本地文史學者黃金興認為,“沉立莊、浮壺江”的傳說在沿海漁民中耳熟能詳,只是具體的沉陷時間眾說紛紜。據相關史料,有兩種說法,一是元朝至正二年(1342),一是元朝天歷二年(1329年),兩者前后相差十三年,事實究竟如何,實難考證。

    相傳立莊在宋元時屬長樂第廿五都,是一個萬戶村。一天,男孩梅花仔遇到一位老乞丐,施舍飯菜后,老乞丐告知梅花仔大劫將至,讓他準備一條船,等立莊島祠堂前的兩只獅子口里流血時就上船逃跑。七七四十九天后的中秋節,殺豬的人將豬血抹在石獅口里,梅花仔發現后急忙呼喊大家上船。頃刻間,海水涌上立莊島,大部分人上了船保住性命,只有殺豬人同島一起沉入海里。

    不久,離立莊島不遠處浮出一座島嶼,也就是如今連江縣琯頭鎮的壺江島,“沉立莊、浮壺江”的傳說就此流傳下來。或許,傳說的背后是一場滄海桑田的地殼運動,但具體日期仍待破解。

    獨特的梅壺舅緣文化

    傳說中,梅花鎮和壺江島因立莊島的沉沒和壺江島的浮出,而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兩地漁民互稱“依舅”,形成了獨特的梅壺舅緣文化,至今仍在延續和傳承。

    史料記載,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倭寇侵犯,壺江、梅花兩地漁民用鮮血和生命護海御邊,患難與共中結下生死情誼。清朝康熙四年(1665),壺江、梅花兩地漁民共同開辟馬祖島漁場,在祭神聯慶之夜,突逢海盜來襲,情急之下便以“依舅”為哨語聯絡。之后,數百艘漁船聯合作戰,合力擊退海盜。從此,兩地漁民互稱“依舅”,相沿成習。

    抗戰時期,日艦封鎖閩江口,壺江島斷糧缺水,梅花鎮人冒死突破日軍封鎖線,送糧過江,救了壺江全島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海盜騷擾梅花,壺江島村民連夜召集幾百壯丁,駕舟馳援,讓梅花化險為夷。

    每逢重大節日,兩地老人會組織互訪活動。最熱鬧的時候,壺江村有近千名村民集中到梅花過春節,梅花鎮百姓不僅傾其所有進行招待,還會舉行聲勢浩大的“接親”踩街活動,這一獨特的社會現象也引發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2001年,梅花和壺江籌集三百多萬元,在梅花古城制高點共同建造將軍山公園和梅壺友誼樓,成為兩地患難與共的歷史見證,象征梅壺友誼永存梅花、壺江人民心中。

    同時,兩地海外僑胞設有聯誼會,每年都會舉辦慶典賡續友誼,將梅壺舅緣文化傳遞到了世界各地。如今,梅壺舅緣的故事在當地口口相傳,成為兩地獨特的文化標識。(記者 徐文宇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剛剛!今年第5號臺風“百合”生成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洪县| 陈巴尔虎旗| 长白| 潞城市| 田东县| 邵武市| 库车县| 青浦区| 葫芦岛市| 平潭县| 乌兰察布市| 镇平县| 丹寨县| 沛县| 晴隆县| 隆林| 宁南县| 额尔古纳市| 呼图壁县| 南皮县| 洞口县| 金堂县| 郯城县| 淮滨县| 华容县| 四平市| 淮南市| 壶关县| 奉节县| 靖江市| 盈江县| 密山市| 永春县| 通海县| 久治县| 南投市| 光山县| 永嘉县| 泉州市| 依兰县|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