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盛夏,冰飲成了解暑降溫的“神器”。不過,不少消費者發現:部分飲品,一杯飲料“半杯冰”,要么不夠喝,要么越喝越淡。不少人認為,這是因為飲品店想降成本。
那么,目前市場上各大飲品品牌對于冰量是否有統一標準?各大飲品品牌在冰塊使用上有哪些做法呢?
一杯飲料“半杯冰”
“只花了2.9元就買到一杯冰咖,可是還沒喝兩口就沒了,感覺很不滿足。”16日上午,市民鄭女士坐在北大路一家飲品店里,面前放著一個空杯。
“粗略估算,杯子里的冰塊體積大概有兩百毫升。這意味著飲品里近一半是冰塊。”鄭女士說,這款冰咖杯子的容量是450毫升。點飲料時,她本不想要冰塊。只是,點單頁面清晰地提示:“為保證風味口感,不支持去冰/少冰。”
對鄭女士遇到的這種情況,不少消費者表示“經歷過”。
市民王女士說,她在一個飲品品牌的小程序上下單。飲品有多種冰量選項,她選擇了“少少冰”。但到手一看,商家還是大量添加冰塊,說明就算額外備注也沒用。在她看來,這就是一種變相偷工減料。
各品牌含冰量標準不一
商家到底是怎么設置冰塊數量的呢?記者在蘇萬寶商圈、東街口商圈的多家飲品店展開調查。
在一家星巴克門店,店員告訴記者:“消費者可以選擇加冰、少冰或者去冰。如果要加冰,‘正常冰’的冰量大概距離杯口三指寬,‘少冰’則約兩指寬。”
在一家霸王茶姬門店,店員表示:“有的產品能選標準冰或者少冰,不能去冰;有的產品則可以選擇去冰。”
一番走訪下來,記者發現,各品牌冰飲的含冰量標準不一,有的低至10%以下,有的則高達30%以上。不少品牌甚至無法提供“少冰”或“去冰”選項。
不過,商家也有自己的觀點。多個飲品品牌門店經理表示,不同的冰量對應不同的飲品,他們不能自主進行去冰操作。
“之前有顧客建議,將奶茶凍成冰塊,這樣化了之后還是奶茶。其實這也做不到,因為不同消費者對甜度、奶的類型要求不同,制作冰塊有難度。”東街口一家飲品品牌門店的店長說。
維權保留拍攝記錄
據悉,早在2023年8月,中國消費者協會與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曾聯合發文,倡議飲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前提。然而,由于倡議不具有強制性,且飲品加冰著實難有一個統一操作標準,所以該問題至今難以解決。
對此,福建中美律師事務所的林律師說,商家如果沒有在商品頁面上明確標注不能去冰或少冰,那么就應該按照消費者的備注要求制作飲品。同時,建議飲品品牌按統一標準添加冰量,或者在產品詳情頁里放一張標準冰、去冰、少冰的示意圖。
林律師表示,消費者如果發現所購買的飲品存在冰量過多等問題,可向市場監管部門等相關機構投訴維權。首先要做的就是留存證據,通過拍照、錄像等方式,清晰記錄飲品的實際狀態,包括冰量、飲品剩余量等關鍵信息。這些證據將成為后續維權的重要依據。同時,要保留好購買飲品的小票或訂單記錄,上面包含了購買時間、地點、飲品名稱及價格等重要信息。(記者 江海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網傳1750杯蜜雪冰城僅售76元?官方回應:涉事店鋪不存在2025-07-15
- 1750杯奶茶僅76元?蜜雪冰城門店回應:訂單不實2025-07-14
- 收評: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調整 滬指微跌0.02%2025-05-28
- 19歲女孩1天2瓶飲料胖到230斤:靠吃零食緩解焦慮,越來越失控2025-03-06
- 收評:兩市午后拉升滬指漲0.23% 飲料制造板塊領漲2025-02-27
- 95后小伙一天喝3瓶飲料雙手畸形引發痛風:呼吁大家多喝水少喝奶茶飲料2025-01-08
- 每天喝飲料28歲女子血糖爆表進ICU 休克、瀕死、換血后死里逃生2024-07-13
- 男子吃自助順走20多瓶飲料:用毛巾遮掩,騙過了服務員的眼睛2024-06-17
- 男子吃自助順走20多瓶飲料 他用毛巾蓋住騙過服務員2024-06-17
- 游客多次向老虎身上滋飲料 拍攝者上前勸阻遭回懟“關你什么事”2024-03-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長樂區和平街:千年府第街 新生煥光彩2025-07-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