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為文化遺跡留魂 為歷代學人留影

    作為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全域性項目之一,近日,《泉州:古刺桐港的故事》座談會在福州大學石化學院(泉港校區)舉行。來自海內外的40多位教授、專家、作家、評論家、學者暢所欲言,氣氛熱烈。

    以散文筆調挖掘講述古刺桐港歷史文化往事的《泉州:古刺桐港的故事》,由泉州本土作家、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陳小平創作。作家沉潛于古刺桐港史實的挖掘與陶冶,求索文獻資料,考察文物史跡,鉆研人物業績與思想,描繪了一幅一千多年來泉州市港口發展變遷的城市畫卷。

    該書多個篇章提到發現宋代沉船的廈大歷史系教授莊為璣先生。在字里行間浮現的恩師身影,令莊景輝、侯真平、陳鵬鵬、梅華泉、林存琪、林少川等專家、學者滿懷感慨。“作為泉州港考古、海外交通史研究的奠基者,莊為璣在教學、科研方面對我們有著深刻的影響。該書在勾畫出歷史事件本身的價值之余,也勾勒出文物、古跡背后學者的努力。”大家不約而同地認為,“這種形式不僅為文化遺跡留魂,也為歷代學人留影,十分重要”。

    福建文學》副主編石華鵬認為,該書更像是一部非虛構的地方文化史。“歷史文化是這本書的心,學術就是它的肉,文化散文是這本書的皮。有時候,互用文體,會產生很有魅力的文章。”他說。泉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泉州師范學院教授戴冠青說,希望更多作家把歷史寫得更生動一些,讓歷史不再成為歷史學家案頭的課本。

    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傅翔、福建省博物館研究員梅華泉、泉州府文廟管理處主任何振良、閩南師范大學學報主編鄭鏞、福建省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專家胡永等人則認為,這本書對做文物考古和歷史研究的人是一種啟示。大家應該針對年輕群體,創新傳播方式和形式,更好地呈現、傳播歷史古跡,推動可持續發展。(記者陳淑華)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剛剛!今年第5號臺風“百合”生成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楚雄市| 通渭县| 乐至县| 高安市| 旅游| 佛坪县| 溧水县| 镇江市| 夏邑县| 永丰县| 砀山县| 禄劝| 秦皇岛市| 金溪县| 共和县| 云梦县| 沈阳市| 华宁县| 卢氏县| 江油市| 隆林| 黑山县| 临江市| 年辖:市辖区| 讷河市| 汕尾市| 建湖县| 巴马| 淅川县| 康保县| 顺昌县| 维西| 虹口区| 东安县| 青铜峡市| 平果县| 台南市| 贺兰县| 韩城市| 禄劝|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