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海西晨報訊(記者 葉子申)記者獲悉,在近日舉行的廈門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啟動儀式上,廈門今年新增的14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獲得授牌。

    這14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包含詩詞閩南方言吟誦、傳統紙扎技藝、廈門微雕、閩南土筍凍制作技藝等,涵蓋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等5大非遺門類,均是閩南民間文化代表,體現了廈門優秀地方傳統文化的多樣性。

    傳統紙扎技藝是今年新增的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之一。這是一種以竹、木為框架,以線團纏繞固定整體結構,再糊上彩紙作裝飾的傳統美術形式。在閩南廟會、燈會和宗族活動中,常可以見到傳統紙扎技藝制成的神像和燈籠。

    陳賜勇和陳賜堅兩兄弟是陳氏傳統紙扎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能申請到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很不容易。希望讓下一代還有一些學生多來學習、傳承傳統紙扎技藝,不然它是真的容易失傳。”陳賜勇說。

    來自海滄的閩南土筍凍制作技藝,被評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土筍是生于沿海江河入海處咸淡水交匯的灘涂上、學名為“星蟲”的一種環節軟體動物,身長兩三寸,含有膠質,土筍凍就是用它加工而成的凍品。在海滄區的老街、溫厝村、寧坑社、山后社和海滄村、海滄社區、嵩嶼村等,都有制作土筍凍的作坊和師傅。閩南土筍凍制作技藝(海滄)傳承人協理陳林紅表示,近年來為了推廣土筍凍,他們舉辦了“非遺進校園”等活動,讓更多年輕人認識了這門獨特的非遺技藝。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青浦区| 大同县| 隆子县| 周至县| 临朐县| 北流市| 富阳市| 花莲县| 屏山县| 静安区| 阿鲁科尔沁旗| 西畴县| 江达县| 成都市| 四子王旗| 上林县| 荣昌县| 忻城县| 双柏县| 高平市| 泸定县| 桃源县| 衡水市| 白银市| 睢宁县| 青龙| 瓦房店市| 台中县| 峨山| 蛟河市| 平罗县| 常州市| 石狮市| 瑞丽市| 沧源| 邯郸市| 新河县| 北辰区| 弥渡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