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秀嶼區東嶠鎮東興村,供水公司至今沒有將水送到村民家,許多村民無奈又花錢打機井求水
吳老婆婆家中就靠著這口機井供水
N本報記者 吳智飛 文/圖
本報訊 從上繳自來水立戶費到自來水管入村只用了不過數個月時間,但是期待水管通水卻用了兩年半之久,秀嶼區東嶠鎮東興村的村民無奈自挖機井求水,但是地下的水源畢竟有限,而且挖得越深成本越高。
為了自來水 立戶費就是千元
吳阿玉老人一直住在秀嶼區東嶠鎮東興村,她依然記得2009年7月村委會的負責人到她家,告訴她自來水比井水好,有益身體健康。當月的28日,吳阿玉就上繳了自來水立戶費1000元,以及50元的自來水表錢。她家房屋如今還是土墻結構,這筆錢對于她而言,是筆很大的開銷。許多村民也交了錢。
到2010年年初,白色的自來水管道就鋪入了東興村大路邊。“大家都盼著喝上自來水。”吳阿玉說。這個自來水工程將惠及整個東興村680戶,共3700多人。
但是,這個工程出現了問題。施工人員只將自來水管道鋪到各家各戶的路邊,村民必須自己去購置水管將自來水接入家中廚房。為了喝上自來水,吳阿玉就到鎮上購買了水管等,將管道接入了自家廚房。
雇人挖機井 又花3000元
另一個問題接踵而來,雖然已經將自來水管接到了廚房,但是多家村民都發現水龍頭里流不出一滴水。而且,由于環境的破壞,一直為家中供水的水井水位開始下降,許多井成為死井。
傳統的水井漸漸枯死,村民各家開始雇人租機器挖機井。吳阿玉介紹說,自家的機井深30多米,花了3000多元。“有些村民挖的機井有50多米深。”吳阿玉解釋說,“有些工廠挖了幾百米深,都要把地下水用光了。”
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看到一個路口處的自來水水表。這個角落里一共有四個自來水表并列靠在墻腳,水表已經被藤條纏繞住了。每個水表的兩端已經生銹,上面三個水表的讀數都顯示0,第四個卻已經跑滿了。村民介紹,這個水表之前左右裝反了。
地勢高設計不合理 導致沒水
據了解,位于東興村前后的分別是前沁村和珠川村,這兩個村的自來水供應也很不穩定。珠川村的徐先生介紹,自己村中的水龍頭經常是隔天才會有水,而且,如果隔的時間比較久,放出來的水就會有黃褐色,根本不能喝。前沁村卻是常常一周才會來一次水。“有次開著水龍頭等蓄水,結果突然來水,家里又沒人,整個家都被淹了。”前沁村的李先生說。
東興村村主任蘇金標也感到很郁悶,“距離村里面繳錢已經兩年多,結果整個村還是用不上水。”蘇主任說。據他介紹,東興村共11個生產隊,現在就一、二、三生產隊會供應上一些水,其它的是完全不見水。
東興村的自來水管供應工程由思源供水有限公司負責,該公司的總經理王秀濱表示,秀嶼區東嶠鎮東興村的自來水工程是前任法人代表在負責,后來整個工程的評估設計出現問題,雖然管道鋪設成功入村,但是由于東興村地勢較高,水壓不夠,因此無法將水供應到東興村村民的廚房里。目前,公司對這個民生工程的彌補辦法還不能確定地給出一個時間表。“這個工程牽涉到很多方面,所以現在還在協調之中。”王總經理說。對于為何不能將管道接入村民家中,王經理以沒有空為由不愿進一步詳談。
責任編輯:林勇慶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飯店內從事性交易 嘲笑男子性功能慘遭割2016-10-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