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興建了一大批水庫,在防洪、發(fā)電、灌溉、供水、生態(tài)等方面發(fā)揮了巨大效益,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近百萬庫區(qū)移民為此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收入低、環(huán)境差、配套缺、能力弱等短板問題長期困擾著他們。近年來,全省各級移民管理機構針對庫區(qū)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有效改善庫區(qū)民生" />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莆田新聞
    分享

    核心提示 >>>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興建了一大批水庫,在防洪、發(fā)電、灌溉、供水、生態(tài)等方面發(fā)揮了巨大效益,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近百萬庫區(qū)移民為此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收入低、環(huán)境差、配套缺、能力弱等短板問題長期困擾著他們。近年來,全省各級移民管理機構針對庫區(qū)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有效改善庫區(qū)民生,增強了移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東南網9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靜雯 見習記者 徐文錦)“現在,遇上暴雨天我再也不用擔心家里的土坯房會塌下來了。”傍晚時分,仙游縣郊尾鎮(zhèn)伍獅村的庫區(qū)移民林旺來悠閑地在自家門口納涼。他說,自家的兩層小樓一共300多平方米,有6個房間,“有移民資金的支持,我自己建房只花了10多萬元”。

    據伍獅村黨支部書記王盛春介紹,入住新居前,村里安置的東溪水庫庫區(qū)移民大都居住在房齡超過40年的破舊土坯房里,安全很成問題,“移民避險解困項目補助了300多萬元,為66戶移民建起了28座2層小樓和1幢公寓樓,大大改善了移民的居住條件”。

    林旺來等伍獅村庫區(qū)移民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我省開展的移民村居住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作和移民避險解困工作。據統(tǒng)計,2006年以來,全省累計投入移民資金22.7億元,堅持逐村推進、整村推進的工作思路,點面結合建設宜居宜業(yè)的美麗移民家園,有效改善了庫區(qū)民生。

    逐村推進,移民村展新顏

    寬闊通暢的鄉(xiāng)村道路,整齊統(tǒng)一的白墻民居,綠意盎然的鄉(xiāng)村公園……步入莆田市城廂區(qū)常太鎮(zhèn)嶺下村,滿目美景。很難想象,這美不勝收的“省級庫區(qū)移民示范村”曾經是畜禽養(yǎng)殖污染嚴重的落后村。

    怎樣改變臟亂差面貌,實現華麗轉身?該村村支書兼村委會主任陳美金動員廣大村民,紛紛自拆場舍,拆除畜禽養(yǎng)殖場3萬多平方米;爭取移民資金,對原有裸房統(tǒng)一進行粉刷或貼磚裝飾,對房屋屋頂進行平改坡,對破損的墻壁進行修葺,做到墻無殘壁,宜居美觀;修建村道1.5公里,硬化了通往自然村的道路3.2公里、宅前宅后道路面積1.84萬平方米,并架設路燈68盞。

    “環(huán)境好了,很多村民自覺地加入到衛(wèi)生保潔的隊伍中,垃圾統(tǒng)一放置,不隨意排放生活污水。”村民陳雪梅說,如今,大家生活好了,文明程度也高了,互幫互助,鄰里和睦,鄉(xiāng)風文明,宜居幸福指數不比城里低。

    “為鞏固移民村環(huán)境綜合整治成效,各移民村堅持建管并重,落實管護責任,制定管護措施,出臺管護制度,建立管護隊伍,認真做好村莊環(huán)境的管理和維護。”省移民發(fā)展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全省涌現出200多個移民示范村,建成了一批田園風光型、湖光山色型、文化特色型、產業(yè)發(fā)展型的美麗移民村莊樣板。

    設施完善,居家生活更幸福

    “白天,我在家里種種青菜、帶帶孫子,晚上就和姐妹們一起到村里的廣場跳上1個多小時的健身操。”71歲的游火金大娘樂呵呵地說,現在自己每月能拿到50元的庫區(qū)移民直補資金,加上農村保險金有400多元,夠吃夠用,身體也好,日子過得很舒坦。

    游火金大娘是沙溪口水庫的庫區(qū)移民,她所居住的三明市沙縣青州鎮(zhèn)澄江樓村是我省典型的移民村,全村181戶人家都是庫區(qū)移民。

    漫步澄江樓村,仿佛置身于城市社區(qū)之中,這里不僅路面干凈寬敞,村中還建造了兩處休閑公園,配套建設了庫區(qū)移民文化活動中心、籃球場、健身區(qū)等文娛活動場所。

    “村民們茶余飯后有了更多的休閑活動,既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增進了鄰里情感。”澄江樓村黨支部書記陳司強感慨地說,近期村民們還自發(fā)為村里的農耕博物館捐贈展示品,“接下來,大家還會一起經營農家樂,相信未來大家足不出村就能賺錢,日子會更加紅火”。

    近年來,我省共投入移民資金4.2億元,不斷完善移民村文化、交通、安保、醫(yī)療等生活配套設施,提高移民村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共享水平。據統(tǒng)計,我省建設或改造移民村衛(wèi)生室1890平方米,極大改善了庫區(qū)移民基本醫(yī)療條件。建成庫區(qū)移民文化活動中心143座,面積7.15萬平方米,建設或改造移民村文化室79個2.26萬平方米,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活躍了移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滋市| 凤庆县| 江门市| 沛县| 岢岚县| 诸城市| 万州区| 若尔盖县| 高雄县| 龙井市| 双流县| 安塞县| 成都市| 祁东县| 安图县| 噶尔县| 靖宇县| 河津市| 天祝| 理塘县| 武山县| 巴彦淖尔市| 宝鸡市| 绥棱县| 闻喜县| 定州市| 南华县| 温州市| 新源县| 南宁市| 太仆寺旗| 阿尔山市| 平遥县| 舒城县| 南开区| 磴口县| 麻城市| 招远市| 桐庐县| 永州市|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