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太原10月14日電 題:我國正式步入“探日”時代,探測太陽有何意義?

    新華社記者胡喆、劉揚濤

    10月14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該星將實現國際首次太陽Hα波段光譜成像的空間探測,填補太陽爆發源區高質量觀測數據的空白,提高我國在太陽物理領域研究能力,對我國空間科學探測及衛星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標志著我國正式步入“探日”時代。

    “羲和號”全稱太陽Hα光譜探測與雙超平臺科學技術試驗衛星,運行于高度為517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主要科學載荷為太陽空間望遠鏡。Hα是研究太陽活動在光球和色球響應時最好的譜線之一,通過對該譜線的數據分析,可獲得太陽爆發時的大氣溫度、速度等物理量的變化,有助于研究太陽爆發的動力學過程和物理機制。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高分辨率對地觀測重大專項工程總設計師趙堅表示,“羲和號”實現了我國太陽探測零的突破,標志著我國正式步入“探日”時代,將開拓我國太陽探測國際合作和交流的新局面,大幅提高我國在太陽物理領域研究的國際地位。

    衛星在軌運行期間,將觀測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光球及色球表現,探究太陽爆發的源區動態特性和觸發機制,同時探測太陽暗條形成和演化過程的色球表現,揭示其與太陽爆發的內在聯系,還將獲取全日面Hα波段多普勒速度分布,研究太陽低層大氣動力學過程,為解決“太陽爆發由里及表能量傳輸全過程物理模型”等科學問題提供重要支撐。

    該衛星采用了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穩定度的“雙超”衛星平臺設計。平臺將在軌應用磁浮技術,大幅提高載荷姿態指向精度和姿態穩定度。未來,雙超平臺技術還將在高分辨率對地詳查、大比例尺立體測繪、太陽立體探測、系外行星發現等新一代航天任務中開展廣泛應用,助推我國空間科學和空間技術跨越式發展。

    本次發射成功搭載了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的2顆政府間合作微小衛星:大學生小衛星-1、大學生小衛星-2A,此次任務是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立以來首次發射衛星。此外,本次發射還搭載了8顆商業微小衛星。

    本次發射的“羲和號”衛星和執行本次任務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國家航天局負責衛星工程組織管理、重大事項組織協調和發射許可審批。

    在火箭高密度發射的今天,落區環境的安全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為縮小落區范圍、保障落區安全,本次發射是柵格舵落區控制系統首次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開展的性能驗證試驗,通過展開的柵格舵對一子級返回進行姿態控制,可達到一子級落區范圍縮小80%以上的目標,讓運載火箭落點更加精準可控,極大改善落區安全環境。

    發射前,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南京大學還聯合組織發起了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征名活動,經過征集、遴選和專家推介三個環節,最終定名“羲和”。“羲和”為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太陽女神與制定時歷的女神,象征著中國對太陽探索的緣起與拓展。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探日 探測太陽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德安县| 武功县| 桦川县| 武定县| 区。| 宁武县| 荣昌县| 颍上县| 吉林市| 额济纳旗| 黔江区| 榆树市| 大邑县| 都安| 延庆县| 海阳市| 梁河县| 延吉市| 铜山县| 夏津县| 澄江县| 安徽省| 宁化县| 泌阳县| 依安县| 禹城市| 寿阳县| 临潭县| 红原县| 怀化市| 攀枝花市| 普安县| 大竹县| 土默特右旗| 宁波市| 泰和县| 辽阳县| 延吉市| 稷山县|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