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海峽網12月3日訊 (中新網記者 冷昊陽)2日,2019年度國考在全國31個省份的54個城市的900多個考點同時舉行。根據國家公務員局的數據,本次國考計劃招錄1.45萬人,共有92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參加考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比例約為63:1。

    92萬人實際參加考試 競爭比63:1

    作為新一輪機構改革后的首次國考,本次國考招考共有中央機關75個單位和20個直屬機構參加,計劃招錄1.45萬余人。從招錄規模來看,和2018年度相比,本次國考招錄規模下降近一半。

    雖然招錄規模下降近一半,但考生的熱情并未減少。數據顯示,本次國考約有140萬人報名,其中137.93萬人通過審核,與去年過審的165.97萬人相比,下降28.04萬人。

    12月2日一早,記者來到了本次全國900多個考點之一,位于北京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附屬中學考點。記者看到,雖然北京氣溫已接近零度,但不到8點,已經有不少考生到達考場外在寒風中復習,進行考前最后一波“沖刺”。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考生表示,能不能考上無所謂,參與為主,增加人生經歷,也有考生坦言自己已經多次報考公務員。在談及參加國考的原因時,諸如多一份就業選擇,獲得一份工作穩定、家人滿意的工作等是考生給出的常見答案。

    此外,根據國家公務員局發布的最新數據,在本年度國考中,108萬余人繳費確認參加筆試,92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參考率約為84.5%,參加考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比例約為63:1。

    超過45萬報名考生棄考

    在今年通過報名資格審查的137.93萬名考生里,最終有92萬人走進國考考場,這意味著超過45萬報名考生選擇中途放棄考試。

    記者梳理過去幾年的數據發現,每年都有不少考生選擇放棄考試。

    例如,在2018年度國考中,共有165.97萬人過審,113.4萬人實際參加考試,棄考人數超過52萬。在2017年度國考,148.63萬名過審考生中有98.4萬人最終參加考試,棄考者同樣超過50萬。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國考報名開始之際,國家公務員局發布《誠信報考從我做起》的通知要求,希望廣大考生珍惜機會,不輕易放棄、不輕易爽約考前承諾,珍惜信譽,認真對待每一個招考環節,認真踐行每一項招考要求。

    國家公務員局還提醒,特別是進入面試以后環節的考生,不臨時隨意放棄面試資格和錄取資格,以免錯失實現職業理想的機會,影響其他考生權益和招錄機關的正常補員需求。

    對于國考中常見的棄考現象,華圖教育公考輔導專家吳雪表示,選擇中途放棄的考生,報名時多有“試考”心態。

    “例如一些考生嘗試報考公務員主要為了增加閱歷,想要提前感受公務員考試報名的要求和流程,以便以后有機會專心備戰;同樣也有部分考生‘三分熱度’,并無較大決心參與,而是出于‘隨大流’的心理報考公務員考試。”吳雪說。

    筆試成績明年1月中下旬可查

    在筆試結束后,考生還需注意哪些時間節點?

    根據招考公告,公共科目筆試成績及最低合格分數線可于2019年1月中下旬在考錄專題網站查詢。

    在調劑方面,公告規定,達到公共科目筆試最低合格分數線的人數與計劃錄用人數比例低于規定面試比例的招考職位,將進行調劑。調劑職位及調劑相關事宜,在公共科目筆試成績公布后,通過考錄專題網站面向社會統一公布。

    調劑結束后,報考人員可登錄考錄專題網站查詢各招錄機關的面試公告。

    面試時,報考人員須提供本人身份證件(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學生證、工作證等)原件、所在學校或所在單位蓋章的報名推薦表、報名登記表等材料。凡有關材料主要信息不實,影響資格審查結果的,招錄機關有權取消該報考人員參加面試的資格。(完)

    責任編輯:黃仙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河市| 逊克县| 孙吴县| 正蓝旗| 青神县| 万山特区| 都江堰市| 福鼎市| 沧州市| 九寨沟县| 中宁县| 金华市| 毕节市| 海淀区| 冷水江市| 沁水县| 年辖:市辖区| 河南省| 金川县| 天峨县| 和平县| 博罗县| 忻城县| 高唐县| 沙湾县| 慈利县| 廊坊市| 邵阳市| 永城市| 泾源县| 财经| 连平县| 青川县| 连南| 石家庄市| 民县| 大田县| 阜新| 静乐县| 临潭县|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