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今日發布消息,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監測系統近期在野外發現一只白色的鹿科動物。經專家鑒定,這只鹿科動物確認為罕見的野生動物白狍。

    近40年來野外再次發現白狍怎么回事?白狍長什么樣的現場照片曝光

    該視頻是今年春天,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大興溝分局轄區,通過國家公園監測系統拍攝到一段極為罕見的動物視頻,視頻中一只全身白色的鹿科動物正在覓食。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副主任、東北虎豹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副站長馮利民博士說,狍通常情況下都是黃色的,而純白色的狍子是罕見的白化現象。白化現象是基因突變的結果,在白化動物體內由于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從而導致毛色等呈現白色,形成白化現象。白色突變的動物個體,在自然界多種動物中都有發現,是自然界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的神奇現象之一。

    據了解,白狍、白鹿等在古代就被視為國寶或神物,歷史上發現白狍記錄非常罕見,上一次發現是在1981年在內蒙古。有文獻記載的白狍要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間。乾隆十六年(1751年),郎世寧繪制《瑞狍圖》,乾隆特作《圍中獲白狍詩以紀之》。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這次監測到白狍,實屬極為罕見的科學記錄。狍隸屬于哺乳綱偶蹄目鹿科狍屬,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狍是最常見的鹿科動物之一,在我國分布廣泛,常棲息于森林、灌叢等環境,食物包括草類、樹葉、樹皮等,性格溫順。

    隨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開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的野生動物種群增長迅速,包括東北虎、東北豹等眾多珍稀瀕危物種呈現增長態勢,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形勢喜人。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關鍵詞: 白狍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南县| 鄯善县| 城步| 大兴区| 青川县| 翼城县| 桂阳县| 南和县| 宽城| 吐鲁番市| 盐池县| 合水县| 汉寿县| 蚌埠市| 南郑县| 荔波县| 石屏县| 历史| 灵石县| 雷州市| 徐闻县| 宜宾市| 新泰市| 余姚市| 巴东县| 安吉县| 宁河县| 利川市| 增城市| 通化市| 保山市| 侯马市| 即墨市| 鄂州市| 治多县| 明水县| 无棣县| 枞阳县| 鄱阳县| 亳州市| 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