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時政新聞
    分享

    國家統計局12日繼續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報告提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區域性整體減貧成效明顯,貧困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統計局:70年來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 年均減貧1000萬人以上

    資料圖:貴州黔南一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居民同吃團圓飯,慶祝新年。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報告稱,新中國成立時,國家一窮二白,人民生活處于極端貧困狀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業技術的推廣、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的建立等為減緩貧困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以后,農村率先進行了經濟制度改革,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農民收入大幅提高,農民溫飽問題逐步得以解決。

    黨的十八大以來,2013-2018年,我國農村減貧人數分別為1650萬人、1232萬人、1442萬人、1240萬人、1289萬人、1386萬人,每年減貧人數均保持在1000萬以上。六年來,農村已累計減貧8239萬人,年均減貧1373萬人,六年累計減貧幅度達到83.2%,農村貧困發生率也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其中,10個省份的農村貧困發生率已降至1.0%以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有望得到歷史性解決。

    報告還提及,70年來,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從居住條件看,2018年貧困地區居住在鋼筋混凝土房或磚混材料房的農戶比重為67.4%;從家庭耐用消費品情況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從無到有,產品升級換代。2018年貧困地區農村每百戶擁有電冰箱、洗衣機、彩色電視機等傳統耐用消費品分別為87.1臺、86.9臺和106.6臺。

    截至2018年末,貧困地區通電的自然村接近全覆蓋;通電話、通有線電視信號、通寬帶的自然村比重分別達到99.2%、88.1%、81.9%。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磴口县| 徐水县| 阳高县| 怀仁县| 嵩明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卢湾区| 新田县| 祁阳县| 本溪市| 晋中市| 社会| 剑川县| 鸡东县| 辰溪县| 昌吉市| 四会市| 鄯善县| 广饶县| 上饶县| 遂昌县| 梅州市| 甘泉县| 华坪县| 闸北区| 白银市| 乌兰县| 连州市| 镇远县| 台中县| 凤城市| 山东省| 荣昌县| 田阳县| 巫溪县| 耿马| 澄城县| 定西市| 石嘴山市| 江油市|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