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8 月 6 日消息,未來科技大獎官網今天(8 月 6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 2025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季強、徐星、周忠和獲得“生命科學獎”;方忠、戴希、丁洪獲得“物質科學獎”;盧志遠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未來科學大獎成立于 2016 年,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旨在獎勵在中國(含港澳臺地區)取得杰出科學成果的科學家,以創新模式帶動更多民間資金推動中國基礎科學的研究,促進科學事業發展。
未來科學大獎目前設置“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獎項以定向邀約方式提名,并由優秀科學家組成科學委員會專業評審,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則,保持評獎的獨立性。截至目前,未來科學大獎共組織 10 次評獎,共 46 人獲獎。
因發現了鳥類起源于恐龍的化石證據,來自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季強,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周忠和、徐星獲得“生命科學獎”。
“物質科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方忠、香港科技大學的戴希和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的丁洪,表彰他們在拓撲電子材料的計算預測以及實驗實現方面作出的貢獻。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授予盧志遠,表彰他在非易失性半導體存儲單元密度、器件集成度和數據可靠性領域的發明和引領的貢獻。
以上圖源:未來科技大獎
2016 年至今,未來科學大獎共評選出 39 位獲獎者,獲得了國內外科學界和社會民眾的廣泛認可。他們分別是:
生命科學獎
盧煜明(Yuk-Ming Dennis Lo)、施一公、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邵峰、張亭棟、王振義、袁國勇(Kwok-Yung Yuen)、裴偉士(Joseph Sriyal Malik Peiris)、李文輝、柴繼杰、周儉民、鄧宏魁
物質科學獎
薛其坤、潘建偉、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王貽芳、陸錦標(Kam-Biu Luk)、盧柯(未領獎)、張杰、楊學明、趙忠賢、陳仙輝、張濤、李亞棟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許晨陽、林本堅(Burn J. Lin)、王小云、彭實戈、施敏(Simon Sze)、莫毅明(Ngaiming Mok)、何愷明、孫劍、任少卿、張祥雨、孫斌勇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黑洞或可“化身”宇宙超級對撞機2025-06-06
- 女子廢品站買下已故科學家手稿:王銳研究員的手稿被意外發現并妥善安置2024-10-24
- 小伙出國讀博每天洗4次頭 腦機接口科學家的日常2024-10-05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一加 15 外觀首曝:告別大圓鏡頭2025-08-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