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上午,由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主辦的“2025年單孔機器人肺部手術學習班”在蘇州順利開班。在學習班期間,專家團隊成功完成了兩臺高難度的單孔機器人手術。其中,趙軍主任帶領團隊與海外專家協作,為一名13歲男孩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單孔機器人兒童次級隆突切除重建術,刷新了兒童胸外科手術的記錄。
據了解,這名13歲男童兩個月前因持續咳嗽和發熱,在外地醫院檢查時發現患有支氣管惡性腫瘤。為尋求更有效的根治性治療,患兒輾轉來到該院胸外科接受進一步診治。
為了確保腫瘤的完整切除,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孩子的肺功能,醫療團隊制定了極具挑戰性的手術方案——通過單孔機器人輔助實施左肺次級隆突的切除與重建。這不僅是一臺高難度的技術操作,也標志著全球首例此類兒童手術的成功開展。
手術所使用的達芬奇機器人系統在本次操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手術創傷更小。與傳統開放手術所需十幾厘米切口不同,機器人輔助手術僅需3至4厘米的小切口,且無需切斷肋骨,顯著減少了組織損傷,有利于術后快速恢復,尤其適用于兒童患者。相比目前普遍采用的三孔機器人手術,單孔技術進一步減少了切口數量,降低術后疼痛、感染風險,并減少了疤痕。
操作更為靈活穩定。機械臂具備7個自由度,能夠像人手一樣靈活轉動,完成360度的精細操作。在兒童狹小的胸腔空間中,這一優勢尤為突出,有助于準確縫合支氣管,同時有效過濾醫生手部震顫,確保操作穩定精準。
視野更清晰。手術過程中,系統提供了高清三維放大影像,可將手術區域放大10至15倍,使醫生能夠清楚地觀察到細小的血管、神經和組織結構,為精準操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提升了整體手術的安全性。
此次全球首例單孔機器人兒童次級隆突切除重建術的成功,標志著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在微創外科和氣管外科領域再次取得重要進展,也為今后兒童復雜胸外科疾病的治療開辟了新路徑。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山西大同環衛工人翻8噸垃圾幫游客尋回手表,官方否認游客身份為法院干部2025-07-15
- 游客遺失兒童手表,環衛工高溫翻8噸垃圾尋回!網友熱議背后真相2025-07-14
- 如果童年有“升級系統”→《兒童發展綱要》如何守護孩子們茁壯成長?2025-06-05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REDMI Turbo 5已備案:全球首發天璣85002025-08-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