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8月6日訊 8月1日至2日,梅州市蕉嶺縣臺港澳辦工作人員率臺灣基層、青年參訪團奔赴平潭開展考察活動。此次考察,他們走訪了海壇街道壇南社區、平潭臺胞臺企服務展示空間、平潭兩岸國學中心以及北港村等地,重點圍繞社區對臺交流、涉臺服務機制、文化融合實踐以及文創旅游發展模式展開深入學習。蕉嶺縣作為全國重點臺鄉、廣東省對臺交流基地以及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示范點,通過此次考察明確了“服務引領發展、文化增進認同”的對臺工作全新方向。
參觀考察壇南社區。(中國臺灣網發)
基層互動:創新社區交流模式,夯實融合基礎
壇南社區在基層治理方面的經驗極具借鑒價值。據來自臺灣的壇南社區營造師黃榮裕介紹,該社區通過多方面舉措,推進對臺交流與招商引資,精心策劃社區活動并協助志愿者培訓,助力村民提升農業產業,拓寬就業渠道,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在促進兩岸交流的同時有效帶動了經濟發展。目前,壇南社區已形成三大特色做法:設立“臺胞服務站”,為臺胞提供便捷服務,還定期舉辦聯誼活動,增進兩岸居民互動;出臺優惠政策吸引臺商創業,豐富社區商業業態;組建兩岸志愿者隊伍,通過共同參與公益活動,進一步增進彼此情感。蕉嶺縣可參考這一模式,在臺胞較多的鎮設立臺胞臺屬聯絡點,開展常態化交流活動,并引導臺胞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和志愿服務,讓兩岸融合的活力深入滲透到社會的每一處肌理。
參觀考察臺胞臺企服務中心。(中國臺灣網發)
服務升級:完善臺胞保障體系,優化發展環境
平潭臺胞臺企服務中心創新的服務模式值得學習借鑒。未來,蕉嶺縣將立足全國重點臺鄉的優勢,重點從三方面提升服務水平。一是細化惠臺政策,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讓臺胞能夠更便捷地享受到政策福利;二是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切實解決臺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三是完善生活配套設施,從居住、教育、醫療等多方面增強臺胞的歸屬感,充分發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
產業創新:借鑒文創旅游經驗,助力鄉村振興
北港村“旅游+文創”的發展模式成效顯著。當地引入臺灣創意團隊,深入挖掘漁村特色,打造出“石頭會唱歌”等文創項目,以老石頭屋為載體,巧妙融入音樂、手作等元素,成功讓漁村搖身一變成為網紅打卡地,實現了從傳統漁村向特色文旅村落的轉型。蕉嶺縣可結合自身客家村落特色,積極邀請臺灣文創人才參與開發,將豐富的客家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業,打造出獨具魅力的文旅品牌,有力促進兩岸產業合作,推動鄉村經濟發展。
平潭兩岸國學中心。(中國臺灣網發)
文化傳承:弘揚客家非遺文化,增進情感認同
平潭兩岸國學中心在非遺傳承方面的經驗給蕉嶺縣帶來重要啟示。孫可老師現場分享的非遺漆扇技藝傳承,充分彰顯了文化聯結兩岸的強大力量。蕉嶺縣作為客家文化重鎮,擁有客家山歌、客家釀酒制作技藝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蕉嶺縣應依托對臺交流基地平臺,積極開展兩岸非遺傳承活動,鼓勵兩岸青年共同開發文創產品,以共同的文化記憶為紐帶,不斷強化兩岸同胞之間的情感聯系。
此次考察為蕉嶺縣的對臺工作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借鑒。未來,蕉嶺縣將持續優化涉臺服務,不斷深化文化交流,大力推動產業合作,積極促進基層互動,努力為兩岸融合發展探索出更多切實可行的新路徑,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貢獻力量。(中國臺灣網、蕉嶺縣臺港澳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第十四屆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全國集訓及聯賽在平潭開幕2025-08-04
- 蕉嶺縣臺港澳辦與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聯合調研宗祠文化2025-07-29
- 平潭推出對臺“離境退稅+”入境消費互惠模式2025-07-21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青年共探大河村遺址 溯源中華文明根脈2025-08-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