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福州8月6日電 (記者 林盈)“在政協的平臺上,‘小眾需求’也能變成‘大眾共識’。這種‘小事’里也充滿協商的民主,讓我想成為兩岸的‘傳聲筒’。”8月5日,在2025“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活動上,臺青陳筱婷分享了她的感想。
作為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集中活動之一,由福建省政協和福州市政協打造的特色品牌活動“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已舉辦三屆。幾年來,越來越多臺灣青年通過活動走進福州、走進政協,“沉浸式”感受協商民主的魅力。
2025年“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活動現場。實習生 薛之睿 攝
今年1月,第一次旁聽福建省政協全會的“福州女婿”林杰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是閩臺鄉建鄉創的參與者,福建省政協、福州市政協多次開展這方面的專題協商,我看到了,專題協商現場如何經過反復的溝通、耐心的傾聽,在追尋最大共識的堅持下,最終化為惠澤民生的行動。”林杰民說。
早在2019年,臺青林君盈便與政協結緣,在隨后這些年里參與了不少政協活動。去年,她通過福州市政協“榕你來商量”微協商活動,解決了臺胞醫??o法識別的問題,這份關懷令她至今倍感暖心。“隨著參與政協活動的增多,我的思考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局限于個人的小圈子。如今,我會關注兩岸婚姻家庭在生活中的需求,聚焦兒童醫療體系的友善化;也更加關注兩岸的融合發展,努力尋找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的切入點,積極投身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林君盈表示,希望能為拉近兩岸同胞心靈距離盡一份綿薄之力。
從“旁觀者”到“參與者”,像林君盈這樣的臺灣青年還有很多。在福州市閩清縣從事鄉建鄉創的臺青王怡雯尤有體會。
閩清縣三溪鄉溪源村是王怡雯團隊在福建的第一個鄉建鄉創項目。多年一線經驗讓她明白,要讀懂一個村莊的靈魂,就要走進村民的生活。“游客服務中心為什么要建在這里?”“村里的百年油坊要怎么改造?”……在溪源村,王怡雯和團隊與基層干部、村民圍坐一堂,反復與村委會、村民探討琢磨細節。“這就是‘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基層協商理念。”王怡雯說,親身融入由福建省政協引領、各級政協聯動推進的閩臺融合發展實踐中,感受到什么是“村里怎么建,村民說了算”。
“在鄉建鄉創這個廣闊的舞臺上,我們臺青不僅是兩岸融合的參與者,更是協商民主實踐的推動者和受益者。”王怡雯在分享中這樣總結道。
故事未完待續,政策也在續寫。近年來,福州市聚焦經濟融合、社會融合、情感融合、全域融合,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先行城市,努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幸福家園,創設“好年華·聚福州”“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海峽兩岸福州青少年體育文化交流活動”等一系列品牌交流活動和特色的交流項目,為臺灣青年在福州筑夢圓夢搭建廣闊舞臺。
(實習生薛之睿參與采寫)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2025“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活動舉行 多位臺青講述融合故事2025-08-07
- 臺青曾芝穎的創業路:從臺北都市到閩江小漁村2025-08-06
- 成都市武侯區舉辦臺青創新創業發展交流會2025-08-06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2025“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在福州舉辦2025-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