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資訊頻道
    分享

    專業、院校、地域誰先誰后? 過半數的職場人將“專業”排在第一位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大學生就業前景研判及高考志愿填報攻略》,指出,從今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來看,工學畢業生獲得錄用通知的比例,要高于人文學科類畢業生;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較有“錢景”;“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所謂“天坑”領域,近年正釋放出大量人才需求。

    《攻略》顯示,2022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中,有近百所高校獲得“最佳高校”獎——最佳高校就業典范獎、最佳高校就業優才獎、最佳高校就業創新獎和最佳高校就業人氣獎。獲獎高校在學科設置、人才培養、產學研融合等方面的實踐,獲得了業界的一致肯定,這些院校也值得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重點關注。

    高考志愿填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考生既要考慮到興趣與優勢,又要兼顧院校等級、專業“熱度”。不僅如此,新技術變革等因素對當下以及未來的就業趨勢產生影響。“AI替代”、“專業調劑”、 “選專業還是選學校”等都成為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的關注點。

    專業、院校、地域誰先誰后? 過半數的職場人將“專業”排在第一位

     

    技術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大環境下,要關注新趨勢、新方向,如數字行業、高技術制作等潛力行業,提前規避可預見的風險,適度“超前選專業”。智聯招聘與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發布的《中國數字勞動力供需演變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1-7月,數字職業招聘量在全國總體招聘中的占比由2020年1-7月的10.8%上升到2022年1-7月的13%,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數字人才需求上漲。今年,ChatGPT相關話題的火熱,也讓“AI替代人工”成為職場人甚至考生的擔憂。

    不過,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不必完全被“數字化”局限,或者過于恐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研究員毛宇飛表示,數字技術在更新、市場需求在變化、新職業也在不斷出現,使得專業和職業必然因果聯系在減弱。例如,人工智能訓練師、互聯網營銷師、大數據產品經理等職業并沒有特定對應專業,更需要復合型專業背景。學生無論學習哪個專業,在掌握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都要學會拓展和延伸,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特別是要努力掌握一些數據分析、軟件編程等數字化技能,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

    根據智聯招聘調研數據,29.7%的職場人認為填報志愿時“專業>學校>地域”,其次是23.5%的職場人認為“專業>地域>學校”,超過半數的職場人將“專業”排在第一位。其次,“專業”的選擇會決定大學課程內容、學習模式和未來擇業領域等,例如,理工類專業會去實驗室、機房、生產車間等實踐基地,擇業方向偏技術、研發類領域;經管類專業則會有企業實習、案例研討、模擬創業等訓練,擇業方向偏管理、分析類崗位,可以結合自身特長、興趣愛好、擇業目標等來選擇。再次,“院校”的選擇也很重要,不僅要考慮“雙一流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區別,還要考慮“綜合類”和“專業類”、“研究型”和“應用型”院校的差異,好的院校會有濃厚的學習、競賽、學術和實踐氛圍,會通過“同伴效應”影響個人的學習習慣以及價值觀的形成。

    并不是每一位考生都能如愿進入自己最理想的院校或者專業,有些學生可能無奈進入自己的“備選”專業,或者“服從調劑”。對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李力行表示,學生可多發掘第二學位、轉專業、輔修、跨校修課等機會,同時隨著對“備選”專業的學習,也可能認識到這些專業的魅力所在。此外,他還建議準大學生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應當在大學期間體驗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等。

    數據表明,67.5%的職場人認為大學期間最應當“豐富自身技能、拓展知識面”,此外, 36.4%的職場人都有“輔修第二專業”的經歷,也有18%的職場人“既輔修第二專業又跨專業考研”。對于多學一個專業帶來的好處,54.9%的職場人認為可以“學習到更多知識和技能,成為復合型人才”,占比最高。39.8%認為能“避免虛度時間,校園生活更豐富充實”,26.9%表示“招聘方認可度高,找工作時更有競爭力”。可見,多學一個專業對于職場人而言,從修身到求職都十分受益。

    雖然“天坑專業”的說法一直存在,不過,仍有58.6%的職場人認為,“只要專業能力強,沒有所謂的“天坑專業”,占比排名各項第一。也有17.3%的職場人認為,“形勢變化太快,天坑也能變天賜”。 (林晶)

     

    責任編輯:易初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剛剛!今年第5號臺風“百合”生成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海城市| 金华市| 时尚| 虹口区| 左云县| 五常市| 上栗县| 广饶县| 昭通市| 余姚市| 富平县| 全南县| 安康市| 宾川县| 南安市| 茶陵县| 渝北区| 措美县| 石棉县| 安仁县| 古浪县| 乐亭县| 益阳市| 成武县| 孝义市| 深水埗区| 巴南区| 南靖县| 中山市| 延庆县| 滕州市| 彩票| 巴彦县| 辽阳县| 微山县| 邵阳市| 车险| 吴堡县| 定安县|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