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9月1日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正式實施僅剩兩周時間,該項政策的落地細節與市場動態持續引發關注。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了解到,盡管各銀行已密切跟進政策并發布相關信息,但涉及具體實施細則、資金監測規范等操作指引尚未下達,各網點目前均在等待總行或上級部門的進一步部署通知。
在利率層面,當前各家銀行消費貸利率底線仍穩定維持在3%以上。多家銀行個貸經理向記者表示,此次貼息將通過財政預撥資金方式落實,由貸款經辦機構在向借款人收取利息時直接扣減貼息金額,并非直接下調貸款合同約定的實際發放利率。
銀行網點
暫未收到執行細則
《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發布后,六大國有銀行及多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紛紛響應,相繼發布落實個人消費貸款貼息的公告——自2025年9月1日起,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開展財政貼息,具體操作細則后續將通過官方渠道公布。
根據《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規定,消費貸貼息采用“先撥后貸”模式,由財政部門預撥貼息資金,貸款經辦機構在向借款人收取利息時直接扣減貼息金額。從貼息標準看,年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按符合條件且實際用于消費的貸款本金計算),且最高不超過貸款合同利率的50%。政策執行期內,每名借款人在一家經辦機構可享受的累計貼息上限為3000元(對應符合條件的消費金額30萬元),其中單筆5萬元以下貸款的累計貼息上限為1000元(對應消費金額10萬元)。
圍繞財政貼息的具體發放方式、銀行實施流程等關鍵問題,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各銀行網點雖已關注到政策發布信息,但均表示尚未收到總行或上級部門下發的具體執行細則,當前處于等待部署階段。
中國銀行北京某支行個貸經理向記者解釋:“貼息政策雖明確9月1日起實施,但具體操作方案尚未最終確定。該政策僅適用于規定的消費用途,借款人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并滿足條件后,方可享受貼息優惠。”
招商銀行北京某支行個貸經理也提到,目前消費貸貼息仍停留在國家政策層面,銀行端的具體貸款政策、申請流程、審核標準等尚未發布,具體執行辦法需等待總行進一步通知,建議客戶通過銀行官網或官方微信公眾號關注最新動態。
記者了解到,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北京地區網點,當前均未收到上級部門關于貼息政策的執行通知,尚無法為客戶提供具體的辦理指引。
對零售信貸
形成量價支撐
關于消費貸的利率與額度,《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明確:貸款經辦機構可依據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及相關信貸管理規定,自主開展差異化授信,合理設置貸款額度、期限和利率,自主決策放款條件并及時放款,且貸款合同利率需符合相應利率自律約定。
記者走訪發現,當前各家銀行消費貸利率均穩定在3%以上。中國銀行北京某支行個貸經理向記者介紹:“我行個人消費貸利率最低可至3%,最高額度50萬元,具體需根據客戶工作單位等資質情況綜合核定。”
招商銀行北京某支行個貸經理則表示,按照監管要求,該行當前個人消費貸的最低可申請利率為3.05%,最高額度30萬元。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對記者分析稱,此次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直接補貼居民及消費相關領域經營主體,有助于發揮杠桿作用,對零售信貸形成量價支撐。本次1%的貼息利率能明顯降低居民端融資成本,提振消費貸需求。
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則認為,未來消費貸利率走勢呈現階段性特征:短期內,貼息政策會壓低實際利率,但受銀行凈息差約束,降幅有限;中長期看,利率將圍繞實體經濟回報率波動,呈現“穩中微降、結構性優化”態勢,政策或轉向定向支持,避免過度寬松引發市場泡沫。
王一峰同時強調,后續需重點關注貼息貸款投放使用的合規性。此次政策文件已明確,資金須嚴格限制違規使用,違規者可能被納入個人征信記錄。但政策落地后,仍有三方面風險值得警惕:一是存量按揭利率目前穩定在3.1%左右,貼息后的消費貸和經營貸利率均低至3%以內,需防范低息貸款置換高利率按揭貸款,導致按揭早償率上升;二是個人消費貸和經營貸借貸成本顯著降低,疊加近期股市賺錢效應,需防止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三是經補貼后的低利率雖未與居民負債端成本形成倒掛,但與外幣資產收益率存在價差,需警惕跨幣種套利行為。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收評:A股三大指數收漲 滬指漲0.5% 創指漲1.22025-08-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