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迎來立秋節氣
暑熱依舊 福州“入秋”為時尚早
“未覺三夏盡,時序已新秋”。7日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意味著福州氣象上“入秋”了嗎?福州又有哪些立秋特色習俗?為此,記者采訪了福州氣象專家以及民俗文化專家。
市民在雪峰山城納涼避暑。
立秋不等于“入秋”
專家解答“立秋三問”
根據二十四節氣,立秋屬于秋季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之意,“秋”意為禾谷成熟。
立秋等于福州“入秋”了嗎?記者從福州氣象部門獲悉,立秋是氣候開始由夏季的多雨濕熱向秋季的少雨干燥過渡,但立秋并不等于氣象學意義上的入秋。根據現行的《氣候季節劃分標準》,當連續5天的滑動平均氣溫<22℃時,找到對應日平均氣溫序列里第一個<22℃的日期,再與常年秋季起始日作比較,符合要求的便是當年的秋季起始日。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各地進入秋天的時間差別較大,福州常年的平均入秋時間為10月20日,去年為11月6日。福州氣象臺值班員涂耀丹介紹,立秋時福州仍處于盛夏,入秋為時尚早。
根據生活經驗,人們習慣將立秋劃分為“早立秋”和“晚立秋”,即以中午12時為界,若立秋時間在12點之前,就是早立秋;若在12點之后,就是晚立秋。今年立秋時間為8月7日13時52分(北京時間),屬于晚立秋。
那么,晚立秋意味著天氣更熱嗎?民間有句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7日,福州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福州多地最高氣溫超過38℃。“實際氣溫受副熱帶高壓、臺風等因素綜合影響。目前福州高溫主要與副高強盛有關。晚立秋可能預示炎熱持續時間較長,但具體情況需結合后續天氣系統變化判斷。”涂耀丹表示,福州常年平均(1991—2020年)立秋期間的平均氣溫為29.1℃,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6℃。
“立秋節氣,福州以高溫天氣為主,多午后雷陣雨,濕度大,體感悶熱。預計立秋前后福州天氣以晴熱為主,最高氣溫35℃~37℃,局地有短時雷陣雨。”涂耀丹提醒,“市民要防范高溫中暑。”
立秋之后,還有臺風生成嗎?“8月是西北太平洋臺風活躍期,預計8月下旬會有臺風影響或登陸福建。”涂耀丹表示。
據介紹,在氣象學上,9月到11月生成的臺風被稱為秋臺風;6月至8月生成的臺風被稱為夏臺風。今年立秋節氣所在的8月,也是一年中臺風活躍的時節。臺風登陸我國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小暑到白露節氣,立秋就在其間。
美食美景
立秋儀式感滿滿
對于福州人來說,立秋儀式感滿滿。福州民俗專家邱登輝介紹,炎炎夏日,不少人常常被暑氣擾得胃口不佳。此時,福州人總有自己的應對之道——幾道清涼爽口的應季美食,便是驅散暑熱、提振食欲的好選擇。
首先是藕糕。這道美食的做法看似簡單,卻藏著不少講究。用晾好的涼開水將藕粉輕輕調和,再倒入滾燙的熱水,一邊倒一邊用勺子慢慢攪拌,使得藕粉變成晶瑩剔透的藕糊。最后,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少許桂花糖或蜂蜜,輕輕攪動,一碗清甜爽口的藕糕便成了。入口微涼,帶著藕粉特有的清香,瞬間便能緩解夏日的燥熱。
其次是白丸子。這是福州人十分喜愛的一道解暑美食。由糯米和大米摻和制成的米漿,用石磨壓干后,搓成條,再逐一捏成一粒一粒圓潤小巧的丸子。煮的時候可以打入蛋花,蛋液在沸水中散開,形成金黃的絲縷,與潔白的丸子相映成趣,既美味又營養。“糯米有養陰生津的功效,既能補充能量,又能滋養身體,夏天吃再適合不過了。”邱登輝說。
除了藕糕和白丸子,這個時節的福州人還總惦記著一碗豆腐花。紅糖水加上滑嫩的豆腐花,入口即化,帶著豆香的清甜在舌尖蔓延,同樣是解暑降溫的上佳之選。
這些應季美食,不僅是福州人對抗暑熱的智慧結晶,更藏著對生活的熱愛與細膩。
既有消暑美食,也有秋收之景。眼下,連江東岱鎮2400畝早稻迎來收割季,廣袤的田野上,稻浪翻滾,機聲隆隆,繪就“稻花香里說豐年”的“糧”辰美景;在連江縣長龍鎮新天地家庭農場,沉甸甸的黃桃果實壓彎枝頭,黃桃色澤金黃、絨毛細膩,彌漫著濃郁的果香。
家長帶孩子在西河游泳場戲水。
應急部門提醒
汛期掌握避險知識
需要注意的是,眼下,我國仍處于“七下八上”(7月16日至8月15日)防汛關鍵期,市民要特別注意防范溺水等危險。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近日舉行汛期安全知識發布會,介紹相關安全避險知識。
如果不小心落水,也不會游泳,該如何自救?空書包、空水瓶或一件雨衣等內部包含空氣的物品,可以作為自救的輔助。雙手握持礦泉水瓶,握于下顎以下、胸部上方,雙手盡量貼緊身體,保持身體往后仰漂,用胸肺呼吸,大口吸氣,小口吐氣,盡量留半口或大半口空氣在肺部;同時雙手盡量把瓶子完全壓入水中;保持仰漂的狀態,口鼻露出水面,維持均勻呼吸。
如果發現有人溺水,身邊又沒有專業救援人員,除了撥打求救電話還能做哪些事情呢?施救者尋找周圍可用于救援的物資,比如,長竹竿、長蘆葦稈、垂柳枝等比較長的物品,或者空書包、空礦泉水瓶以及繩索等。很多河流、湖泊、水庫邊上都設有水域救生箱,里面有救生圈、繩索、探桿等專門用于救援的物資,施救者可以把救援物資拋給溺水者。
應急管理部門提醒,兒童溺水高危場景包括以下幾種:江河岸邊易長青苔,人很容易滑入水中,即使會游泳也很難爬上岸;一些水塘長有雜草,塘底也有淤泥,如果對水域不了解,下水游泳容易被水草纏住或陷入淤泥;人在海邊應注意浪涌、離岸流、礁石,風浪大時,海浪的力量能把人拍暈卷走,落水者難以自行上岸,救援難度也很大。(記者 林舒穎 鄭瑞洋 通訊員 陳思思 林樹勛/文記者 池遠/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推進5G-A網絡信號覆蓋2025-08-08
- 福州:網約車司機有了“溫暖的家”2025-08-08
- 福州國際濕地城市自然教育嘉年華啟幕2025-08-08
- 這是凌晨5點的福州!2025-08-07
- 福州這些“夜玩點” 讓你告別“空調癱”2025-08-07
- 閩臺青年人才精準對接活動在榕舉行 提供2123個優質崗位2025-08-07
- 高溫下的勞動者丨40℃“桑拿房”里的“機車醫生”2025-08-07
- 第十三屆海峽青年連心匯在福州舉辦2025-08-07
- 一場跨越海峽的追尋——來自第十三屆海峽青年連心匯的臺青故事2025-08-07
- 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在福建福州舉辦2025-08-07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穿越時空的抗戰僑聲 | 從舐犢情深到矢志報國 2025-08-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